• 回到顶部
  • 88888888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2022年6月30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授权SpaceX可以为行驶中的交通工具提供星链(Start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

 

 

FCC在发布的授权书中写道,“为SpaceX卫星系统授权一类新的客户终端,将扩大宽带功能的范围,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这些需求现在需要在移动中连接,无论是驾驶房车穿越全国,还是将货轮从欧洲运送到美国港口,还是在国内或国际飞行中。”

 

当前,SpaceX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其在民用领域的“野心”不仅仅局限在家庭网络服务上,如今FCC授权其为驾驶中的交通工具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是其进一步扩张的标志性事件。

 

早在3月5日,SpaceX便向FCC申请旗下星链卫星网络通过12Ghz的频段与汽车、船只和飞机等交通工具相连接。SpaceX4月与夏威夷航空公司和半私人包机提供商JSX签署协议,为其飞机提供机载Wi-Fi服务。6月11日,皇家加勒比集团表示希望SpaceX可以为其游轮船队提供星链互联网服务。据悉,Royal Caribbean在其游轮上安装了星链天线,并且已经开始在至少一艘现役邮轮上测试SpaceX的“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

 

除了飞机和船舶,SpaceX将卫星车联网作为卫星互联网落地的下一个应用场景,这是因为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市场容量还是行驶范围较前两者都更大,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01

现状思考:为什么要有卫星车联网?

现在的车联网是通过车载硬件装置连接到地面基站网络从而提供车载Wi-Fi服务。但当前不少车企是以SIM卡通过3G、4G网络接入网络,仅仅是实现了“车内有wifi”。简单的“车内有wifi”只能满足一些简单的导航,信息查找和娱乐需求,对于更为宽泛的LBS位置服务效果甚微。不仅如此,在一些沙漠、森林、高原或者是地形复杂的偏远地区,由于幅员辽阔常住人口少,建设通信骨干网络和运营成本太大或者无法建设基站,属于“无网覆盖”区域,现有车载Wi-Fi在无网区域毫无“用武之地”。

 

但实际上,往往越偏远的地区,驾驶危险性越高,对网络的需求更迫切,比如危急时刻可以及时发出救援信号。因此,覆盖范围广,不受地形和地域限制的卫星互联网将是解决广大低密度业务地区通信难题的最具可行性的方法。凭借卫星全覆盖的网络连接能力来保证汽车联网需求,“卫星车联网”应运而生。

 

 

02

SpaceX:率先推动卫星车联网商业应用

“卫星车联网”从概念到最终落地,最核心环节在于卫星互联网的接入。“星链”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卫星星座,是当前支撑“卫星车联网”应用的最有力支撑。此次FCC同意“星链”为行驶中的交通工具提供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被认为是“卫星车联网”业务正式落地的标志性事件

 

其实在通过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授权之前,SpaceX已经在卫星车联网领域进行了探索。2021年SpaceX已经发布了一个名为“房车星链(Starlink for RVs)”的服务版本,该服务需要支付每月额外的25美元的“便携性”费用,但这种便携性只允许用户可以在不同的固定地点连接星链卫星。

 

经专业人士测试,目前在较偏远地区,星链的Ping Success可达到99%乃至100%,最大延迟为54ms,观看60hdr的4k视频时的连接速度可达到74兆。整体来看,星链的网络连接非常稳定,延迟较低,网速较快。

 

 

随着SpaceX发射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星链网络覆盖领域将更加广阔。截至今年5月,SpaceX的星链已经拥有40多万用户,这些用户大多是在已经实现互联网覆盖的地区,而在那些未能实现互联网通信的地区,待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不容小觑。

 

根据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去年披露的数据,在全球总人数75亿人的情况下,截至2021年,全球使用互联网的人数预计将达到49亿人,而这一数据大约只占全球总人口的63%。这意味着,即便在当今这样一个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全球仍有26亿人口未被互联网覆盖,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不发达或者偏远地区。

 

为此,SpaceX计划将全球农村和偏远地区连接到星链宽带卫星星座。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在近地轨道发射了近2700颗星链卫星,另外至少有1.2万颗卫星计划在未来5年内发射。未来随着Starlink部署完毕,只要信号源距离超过1400公里,其传输速度在理论上要完胜地面光缆,这是卫星车联网实际落地的硬件基础。

 

发展卫星车联网不只是SpaceX个体公司的发展契机,更是全世界卫星行业和汽车行业联合实现产业升级的绝佳途径,目前世界各国也都在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卫星车联网”发展模式。

03

吉利:引领探索卫星车联网落地发展

6月2日,中国车企吉利集团推出了“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首轨九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一箭九星开启了“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空间段”建设的新时代,并在全球率先开启大规模商业应用。

 

此次发射的卫星由吉利旗下浙江时空道宇有限公司研制,时空道宇也因此成为中国首批组装卫星星座的公司之一。这组卫星用于时空道宇低轨未来出行星座第一个轨道面部署测试,也是中国首批在近地轨道发展星座的项目。

 

 

“吉利未来出行星座”致力于打造出行行业的专属通信卫星,时空道宇通过该星座将构建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打造全域覆盖的“未来出行”生态。该系统基于低轨卫星星座及地基PPP-RTK厘米级的高精定位系统以及北斗三号模组、终端产品,可以实现遥感、导航、通信技术的融合应用,为未来出行提供立体化保障。网络由地基互联网与星基低轨卫星互为备份,无缝切换,不仅可以为吉利未来出行生态建设提供基础设施,更将为自动驾驶、海洋、无人机、物流、测绘等领域,提供更专业的高素质全方位服务。

 

传统导航系统只能以系统里导入的固定程序告知驾驶员“路怎么走”,依靠的是提前录入的路况高精地图,实时性差、更新慢且车辆行驶过程千变万化,对于发生变化的路况难以及时反应,“没来得及变道”或者“错过上下高速匝道”的问题仍然难以得到解决。

 

搭载“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系统”服务的车型,可以凭借厘米级的高精定位,对路面的感知由“2D”升级为“3D”,可以精确识别到车辆行驶的具体车道详情,根据道路具体情况提前预判规划,让人为驾驶或者自动驾驶获得更精准、更轻松的出行。

 

时空道宇的天地一体化高精时空信息服务打响了中国卫星车联网发展的第一枪。与其同时,一些拥有卫星以及车联网资源的企业也在卫星车联网领域进行战略布局。

04

中卫汇通:深耕布局卫星车联网技术应用

北京中卫汇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卫汇通”)是国际化创新型卫星网络运营商。中卫汇通在卫星通信领域具有领先的优势资源和丰富运营经验,拥有稀缺的高轨卫星西经轨位和覆盖非洲及中东39个国家近10亿人口的150G高通量卫星,增补了我国高轨卫星西经频轨资源的能力,与我国高通量卫星全球覆盖形成高度互补。

 

全资子公司东方和讯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和讯”)充分发挥中卫汇通在卫星通信领域的优势,以卫星车联网形式不断推动卫星互联网应用的实际落地。

 

 

在卫星车联网的“卫星”网络建设中,中卫汇通将优质资源与国家民用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空间系统 )相联合,将高轨高通量卫星和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有机结合,共建全时全域全覆盖的卫星车联网,实现高速宽带接入、泛在宽带车联网等通信服务能力

 

届时,用户将通过车载终端设备接入卫星通信系统,由低轨卫星将用户信号转发到地面信关站,再通过地面承载网和信关站的中继,实现系统用户间、系统用户与地面网络间的互联互通。

 

中卫汇通卫星车联网系统应用场景

 

同时基于现有的设备终端和平台优势,中卫汇通将聚焦高速率卫星车联网终端设备及其服务系统的研发,充分发挥卫星资源优势,创新性开发中低轨高速通信卫星网络部署终端产品。

 

在卫星车联网的“车联网”硬件终端方面,中卫汇通将采用车载 “动中通”中的平板卫星天线进行卫星网络信号的传输。“动中通”是指可在运动中进行通信的卫星终端,可安装在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上。在交通工具移动的过程中,其利用通信系统和自动跟踪系统实现无线通信。

 

以往的车载终端设备是一口巨大的“锅”,体积大、安装难且不美观,平板卫星天线解决了这一难题。平板卫星天线的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并且平板卫星天线的波束窄、信噪比高、波束跟踪速度快,较其他设备优化了卫星车联网的网络连接。

 

平板卫星天线终端示意图

 

据了解,平板卫星天线能传输高达70 Mbps的数据,接受高达120 Mbps的数据。搭载平板卫星天线设备的汽车在转弯、上下坡以及超过百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等情况下,仍可以保持稳定的卫星互联网连接。车上人员不仅可以接打电话,而且可以流畅地进行浏览网页信息并进行视频通话和观看视频等活动。

 

除此之外,卫星车联网通过采用地面通信和卫星通信双通道模式,保证对车载终端的全时全域覆盖,随时随地服务于自动驾驶和特种车联网需求,从而真正实现车内、车与人、车与车、车与路、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网络连接,进而推动自动驾驶应用的规划普及

 

卫星互联网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并不只会局限在家庭网络连接上,在卫星车联网领域的探索或将成为汽车全产业链转型升级的新突破。卫星车联网领域迸发的强大推力及其应用模式还将辐射迁移到航空、航海等智慧出行以及其他领域。相信随着对卫星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卫星互联网还将颠覆更多行业,并且有望成为引导全球范围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FCC授权星链对交通工具的服务,卫星车联网时代即将到来